查看原文
其他

“精英管理”和“美国梦” | YS 特别版

西昻翔 Yourseeker 2023-01-25

 

本系列属于非典型更新,基于我每周看到的海外 VC、创投媒体 newsletter 聊点我觉得有意义的话题。单条内容稍短,阅读压力很轻,但信息密度保持稳定。


前几期见:

未来的工作与工作的未来 | YS 特别版

卷土重来的订阅制电商与快速完备的 VR 订阅制生态 | YS 特别版

TikTok 的新敌人 | YS 特别版

 

本文有以下 5 条内容:


1)“精英管理”和犹太人的隐秘

2)《论李维》及其现实意义

3)Musically 创始人 Alex 复盘创业教训

4)一段历史

5)“美国梦”


 

1)“精英管理”和犹太人的隐秘


 

最近隔离在家,偶然看到泰晤士报去年推荐的年度图书,《The Aristocracy of Talent》。作者伍尔德里奇是位记者,同时也是享有盛名的历史学家。这本书恰好在当下引起我的兴趣,它谈的是“精英管理”。


全书很长,只看副标题“How Meritocracy Made the Modern World”(精英如何成就现代世界)已经足够简洁明了。伍尔德里奇大致从三个层面(政治家和官员、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家)阐释了所谓“精英管理”的由来和悠久历史。

 

但是稍微跑个题,我觉得这本书里关于犹太人历史的部分尤其有意思。


长久以来,大量历史学者都试图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犹太人这个种族在各个学术领域和职业类别中的成就远超他们在全球人口所占的比重?


目前的一个通用观点是,犹太人的成功归结为一个不幸的事实——在许多国家,他们不被允许拥有土地。

 

因为受到限制,犹太人被迫从事那些远离土地的职业,因此被迫培养不同的技能。他们也更倾向于城市,只有那里的经济不以农业为基础。


于是,当全球经济重心从农业和农村转移到城市时,许多犹太人已经掌握相关技能。而且他们此时恰好大量生活在城市周边甚至是中心——比如欧洲、北非、中东以及丝绸之路沿线。

 

但事实上,犹太人历史上最惨的遭遇并不是因为不能拥有土地而被迫“流放”。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就曾占领耶路撒冷并且摧毁了犹太人的圣殿。这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圣殿的毁灭迫使犹太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伍尔德里奇解释说:

 

“圣殿曾经是犹太人全部的重心。犹太教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在耶路撒冷圣殿中进行的仪式和阅读律法书。二者的相同点是,都由一小群集中的牧师精英主持。


圣殿被毁后,犹太教几乎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中央机构的垮台使得它被迫把自己从基于线下聚集的宗教转变成基于文本的宗教。”

 

读到这里我有点诧异。这个故事似乎听起来很熟悉?

 

过去两年多,因为疫情,全世界大多数人都(曾)被迫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无法在集中的地方工作、学习、社交,突然分散开让太多人无所适从。这是不是有点像两千年前耶路撒冷的犹太人?

 

可惜他们当时没有 Zoom,无法远程视频搞仪式。那他们做了什么?

 

  • 创建一个可记录的知识库:逃离圣殿的祭司“写下了他们所知道的关于仪式的一切内容”。

  • 采用分布式去中心化网络:每日祷告和仪式从中央圣殿转移到众多当地犹太教堂和社区。

  • 全体转向异步工作:每个人都有权独立敬拜,而不是依赖圣殿的时间表。

  • 设立新的培训计划:每个父亲都必须教他的儿子阅读律法书,以便能够自己祈祷和学习。

  • 建立新的社交仪式: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小团体聚在一起大声朗读特定片段。

  • 设置新的安全网络和机构:在当地设立社区资助的学校、慈善机构和调解法庭,以维持犹太教内部社会的平稳运行。

  • 持续保持联系:世界各地的犹太社区通过书籍、信件和口述轶事,就信仰和实际问题保持联系并相互协商。


圣殿虽然被毁。但是,适时的转变让犹太教持续散发活力。


 

2)《论李维》及其现实意义


 

《论李维》是一部关于历史、政经的绝佳之作。大学时候我看过,看不懂;这段时间我又重新找回来看,依然似懂非懂。但不妨碍可以聊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通篇来看,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中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罗马这个国家学到什么?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不断打仗、内部权力持续斗争但仍始终保持对外扩张的国家如何建立持久且有效的制度的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

 

为了解答这个好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更好的问题:一个城市从宜人的地方/严峻的地方开始发展,哪种更好?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现代化、商业化:一个公司从回报率良好的高利润业务/承受周期性波动冲击的低利润业务开始,哪种更好?或者,更直接地说,下一个谷歌或下一个亚马逊,你更看好谁?

 

住在宜人居所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恶劣的境况会让人们变得坚强。用谷歌&亚马逊来类比再形象不过:

 

自从第一次找到 AdWords 的变现模型之后,谷歌的问题就变成了,他们能把这个业务做多大,而不是能否盈利;反观亚马逊,这家公司十分真实地经历了很长一段生死未卜的时间,2000 年,不止一位知名分析师多次发表研报认为该公司濒临破产,与此同时,亚马逊股价在这一阶段也确实暴跌。

 

所以回到马基雅维利最初的那个问题,不妨做个剧透,他的立场是:首先,生活在宜人的地方;其次,完善法律和规则,借助外力防止人们变得懒惰颓废。


 

3)Musically 创始人 Alex 复盘创业教训


 

这是我很久之前在 YouTube 偶然刷到的视频。当时 2016 年,Musically 虽然已经是当红炸子鸡,但大家绝对还想象不到短短几年后它居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如此重要的风暴。

 

在视频现场,Musically 创始人 Alex Zhu 镜头感极好地分享了自己的过往经历和一些关于公司建设、社区运营的点子。我做了简短的 notes 分享出来,但依然极其推荐直接去看原视频(链接在本文最下方)。

 

Q:个人经历和产品创意从何而来?

 

A:起初在 SAP 工作,但认为 2C 业务比 2B 更有趣,遂转教育产品。第一个 idea 是做 Coursera+Twitter,但失败。遂转音乐产品。

 

教育产品失败带来的三个教训:

第一,新的内容平台生产的爆款内容要足够轻,不能重

第二,教育逆人性,创业公司要做顺人性的产品

第三,早期用户应该瞄准青少年(尤其是美国),因为他们有大量时间,有好创意,有制作视频的基础(YouTube 已培训完毕),有强烈的分享欲和表达欲

 

Q:产品如何冷启动?

 

A:首先是借助应用商店规则、蹭大产品流量,如制作视频 for FB、Ins、Snap;

其次是打造强效用(Utinity),如 Ins 一开始爆火靠的是滤镜而非 Likes、Feeds


Q:作为中国团队,如何倾听美国青少年心声,如何真正理解用户和社区?


A:首先,本身就有一群人关注美国;

其次,部分年轻人在美国学习、工作几年后选择回到中国;

再次,关注用户的“参与式设计”,通过圈内人了解美国流行文化,在上新功能之前先和核心用户沟通、获取反馈


Q:如何应对平台红人被其他大平台挖角?

 

A:社区运营就像发现一片新大陆,你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这包括建立新的经济体系、增加人口以及吸引强国人才。

 

强国的问题在于阶层固化,上升通道锁死。因此,建立新经济体一开始要实行集中式管理,确保大部分资源流向少数个体,帮助其富裕。一旦示范效应出现,强国人才自然蜂拥而至。

 

然后进行权力下放,鼓励自由生长。


Q:如何理解中美互联网的区别?中国会如何影响美国?

 

A: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不在技术,在于服务和商业化。比如微信做支付,强推红包功能以绑定银行卡;比如 YY 做直播,打赏功能很洞察人性。这些创新会补益美国。

 

Q:广告会继续成为美国互联网产品的主要变现渠道吗?musically 会如何平衡打赏与广告?

 

A:广告是已知最好的变现模型,musically 会跟上。但与此同时,音乐最重要的是社交影响力,musically 会强化这一点。这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从更底层支持此前提出的新经济体系。 


Q:音乐人好像很难搞?如何和他们合作?


A:对 musically 而言音乐只是原材料并非成品,对 Spotify 而言音乐就是最终成品。因此我们不会对音乐版权商的收入来源造成影响,反而可以提供额外收入,这是合作的基础;我们通过内容生产、创作、分享,帮助音乐人拓宽了作品受众、产生了更广泛的行业影响。


Q:看你 Twitter 有很多火人节视频和其他音乐会视频,musically 如何从视频剪辑工具转型成娱乐产品?


A:首先,持续找准核心价值主张。


作为视频剪辑工具,增速起初很慢,但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数据。一开始有一半以上的最终作品,都是用户用原相机拍摄,然后用 musically 叠加背景音乐。


这是一个不错的价值主张,但是频次不够。


后来我们发现,每个周四都是下载量高峰,我们去研究,发现有个很火的对口型show是在周四晚上,节目一结束就有大量用户去搜这个类型的产品,于是找到了我们。

 

这让我们决定转变核心价值主张,获得新的增长。于是我们把自己的定位从音乐视频剪辑工具(短暂)变成了对口型产品。在那一年,用户登录产品之前,会看到专门的简短视频介绍这一杀手锏功能。


其次,确保用户在一开始就消费到最好的内容。为此我们专门用人工精选、策划内容,保证一开始就吸引到他们。


再次,诱导用户“投资”。鼓励用户发布第一条视频,这极大改善了留存数据。


 

4)一段历史


 

2000 年 1 月,克林顿在国情咨文讲话中兴奋地指出:


我们以超过 2000 万个新工作岗位开启新的世纪;如今我们取得了 30 多年来最快的经济增长;30 年来最低的失业率;20 年来最低的贫困率;有史以来最低的非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失业率;42 年来首次出现行政盈余;接下来,美国将实现我们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

 

但此后事实如何?美股迎来了投资回报率最糟糕的十年。


无独有偶,2010 年 1 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讲话中沉重地指出:


十分之一的美国人仍然找不到工作;许多企业已经关闭;房屋价值正在下降;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对于处于贫困线的人来说,未来的生活将变得更加艰难。


但这一年,标志着美股回报最佳时期正式开始。


 

5)“美国梦”


 

“美国梦”首次出现在作家詹姆斯·亚当斯于 1931 年出版的《the Epic of America》(美国史诗)一书。


这个时机真的很一言难尽,因为纵观美国历史,很难想象有哪一年比 1931 年更幻灭。


亚当斯的书中写到——“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他所拥有的才能,通过获得必要的技能,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也可以帮到他的家人”;此时,美国失业率接近25%,全国贫富差距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亚当斯的书中写到——“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美好、更富裕、更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美国梦”;此时,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四分五裂,全国各地爆发了食品骚乱。

 

亚当斯的书中写到——“能够让女人和男人一样自由发展,不受旧文明的阻碍”;此时,美国黑人遭遇极不公正待遇,一些州要求通过识字测试才能投票。

 

在历史上,所谓“美国梦”和现实是完全脱节的。但是这个词留下来了,而且家喻户晓。

 

乐观往往可以治愈一个人,但它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大范围的致幻剂。


 


 

本文涉及链接:

https://www.collaborativefund.com/blog/what-a-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ddrKJgUJg


如果喜欢,欢迎和你觉得感兴趣的朋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